2025年9月13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主办、Transn传神与北京博硕星睿协办的“北外人工智能翻译研究创新发展高端论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论坛以“大模型时代的翻译研究与教学创新”为主题,设置主旨报告、八个分论坛与圆桌论坛,汇聚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翻译学科的范式重塑与人才培养路径的创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赵刚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围绕人工智能与翻译融合提出三点观察:一是范式在更新,但初心应保持不变——算法与模型的进步正把关注点从词句对应拓展到对语境与知识、场景与用户的把握,技术迭代应服务“更准确、更可靠、更有温度”的沟通;二是质量维度在拓展,评价方式应与时俱进——唯有建立更加透明、可比较、可解释的评价体系,才能推动学术创新与可靠应用;三是生态在重组,合作比以往更加重要——从数据与知识、算法与系统到场景与评价,必须以开放交流的态度与规范协作的原则落到实处。开幕式由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院长杨鲁新教授主持。

在主旨报告环节,七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翻译,从理论前沿、工程落地、教学改革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探讨。

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开宝教授梳理了译者研究的内涵,从译者身份与角色、译者主体性、译者风格、译者翻译策略、翻译中的意识形态以及翻译思想研究等方面,论述了大语言模型为翻译研究方法和研究内涵所带来的变革。他指出,未来翻译实践将呈现“人机共舞”的模式,译者需要形成技术工具理性与人文价值理性并重的二元思维。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宗成庆研究员回顾了机器翻译与多语大模型的最新表现,结合真实应用情景指出:高资源语言与常见语向整体进步显著,但跨语系、低资源与复杂语境仍是短板。他主张“让技术成为个人能力的延伸”,外语教学和翻译人才培养应从知识结构、专业方向、人文素养和计算机软硬件条件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上海翻译》主编傅敬民教授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翻译实践、翻译教育、翻译行业、翻译认知以及翻译研究范式的重构,基于学科原则、区分原则、融合原则,提出翻译研究范式的重构路径。他强调,新范式的讨论应认识到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差异;需将技术要素纳入实践、教育、理论与批评的整体框架,探索一种融合人机优势、兼顾技术现实与人文价值的新范式。
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文教授聚焦翻译研究的主体性概念,从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理论视角出发,梳理了翻译研究中不同时代、不同研究范式下翻译主体性概念的流变与重塑。她提出,翻译研究应致力于构建技术赋能下的“人文主体性”,承担起连接语言、文化与人类价值观的重要使命。
传神公司副总裁闫栗丽结合校企合作经验,分享了“课程—项目—标准—平台”联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她以项目化教学管理、术语与质量治理、行业级评价体系为抓手,展示了AI赋能下复合型语言人才的培养路径与实践成效。
北京理工大学冯冲教授系统梳理了“多语大模型(MLLMs)”的进展、瓶颈与机遇。他简要回顾了近年多语大模型的新进展,分析了现有多语大模型存在的局限与不足,最后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在模型、数据和评价层面可供探索的交叉研究问题。
甲骨易语言科技产品总监李光华介绍了AI相关的基础概念,展示了AI在问答、写作、翻译、摘要、多模态等方面的应用场景,并分享了LanguageX基于AI大模型在多语言本地化场景的应用实践案例。

主旨报告分别由北外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人工智能翻译研究协同创新基地主任王洪涛教授、常务副主任孙三军教授以及南开大学李民教授主持。

下午的八个分论坛围绕人工智能翻译的“研究前沿”“方法与路径”“人机交互”“质量评估与监测”“风险与伦理”“课程体系与教学革新”等主题展开。各分论坛从RAG增强、提示工程到多主体协作流程,从术语与数据治理到风险分级与标准化评价,形成了以问题为导向、以证据为支撑、以场景为牵引的多元研讨格局。

在圆桌论坛环节,与会专家就人工智能翻译的评估指标体系、资源开放共建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行深入交流,倡议在数据共建、模型共训、场景共测与人才共育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
圆桌论坛上半场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华树教授主持,对话专家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崔启亮教授、北京语言大学英语和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韩林涛、北京外国语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徐月梅。下半场由天津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翻译实验室主任朱华主持,对话专家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何文忠、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曹达钦、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王少爽教授。

此次论坛务实、开放、聚焦。与会专家学者在思想的交锋与案例的互证中达成普遍共识:翻译不仅关涉语言技术问题,更是基于人文知识与跨文化理解的综合性实践工程;未来的翻译学科建设需要在“研究—教学—应用”三端协同发力,以高质量的数据资源、可复用的工具平台与可评估的质量体系为抓手,持续推进人工智能翻译研究范式的创新与现实应用的拓展。
作为论坛的组织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人工智能翻译研究协同创新基地将以此次论坛为新起点,依托“语言X智能”的交叉优势和学校完善的科研与平台体系,进一步健全协同机制,持续推动人工智能翻译的高水平学术研究、优质课程供给与行业合作共建,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翻译应用与研究创新高地。